台東臭什麼?
在台東生活期間,吃過台東許多以臭豆腐為主要販售之店家,如林家臭豆腐、久昂臭豆腐、昱禎臭豆腐、金香玉臭豆腐 等……,而在上述的店家中就有些許不同, 學生以故事地圖結合採訪整理台東臭豆腐店家名單,藉由此設計出一份各店家介紹,讓台東遊玩的遊客有一個參考,並且觀察、資料蒐集了解在地店家。
金香玉臭豆腐
臭豆腐實拍
經由走訪店家從中了解老闆娘原先在新竹開設高爾夫用具店,但由於家中長輩需要照顧以及從親友那邊得知有釋出臭豆腐店面,便決定回到台東進行創業之旅,店名也沿用原先商家的名字,從剛開始的租用到後續直接買下店面,靠的就是老闆娘每天工作14小時的辛勞,一收完店就趕去市場買肉跟豬血,老闆娘說這樣才能保證新鮮度,讓客人吃得安心。
再試吃的時候發現店裡的配料也不馬虎,辣椒粉跟胡椒粉跟特製的水果醋泡菜也都是當天現做,老闆娘堅持使用高山高麗菜並自己手撥保留甜味,豆腐也是採用當地台東店家的豆腐,再自行加工,詢問了老闆娘為甚麼豆腐是小塊的,原來豆腐的形狀期初沒有小塊的,後來因因為小朋友要吃,為了方便著想,便將豆腐多畫一刀,也增加了一些口感。
客群的部分都是在地人,外地人只有假期才會多一些,也因為營業時間到凌晨,所以有許多醫護人員來光顧,現在多了外送平台,讓老闆娘更加忙碌了,但對於臭豆腐的這份堅持依然不變。
推薦指數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酥 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臭 ❤️❤️❤️
店面照片
CP值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推薦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昱禎臭豆腐
臭豆腐實拍
從訪談中了解到,之前有一段時間老闆娘曾在林家臭豆腐上班過,因此對於炸臭豆腐的技巧以及製作的過程相當熟悉,辭職後便自行開店,有搭配湯類一起販售,像是豬血湯、魚丸、貢丸湯等,租金以及方便性,曾經有電視台來拍攝宣傳,google上也有許多評論及介紹。
挑選的食材都是選擇台東當地的豆腐店,跟林家的供應商是同一間,看豆腐店提供的形狀,沒有特別選擇形狀,大多以當地中年人為主,通常是在接近傍晚的時候人潮最多,近幾年觀光客來食用的人數也越來越多。
老闆娘表示除了草創初期客人比較少以外,在之後的開店過程都很成功,是依老闆娘自己喜愛的口味去做調味,料理過程是透過一次的高溫油炸,讓豆腐水分快速蒸發達到口感香酥內軟卻不油膩,再配上自製泡菜及辣椒跟九層塔增加口感,非常夠味。
推薦指數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酥 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臭 ❤️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CP值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推薦❤️❤️❤️
久昂臭豆腐
酥是有再回鍋炸一次 軟只有炸過一次
為了女兒就近讀書,老闆娘獨自下山開臭豆腐店,過去在鹿野開店的她,搬到市區是一大挑戰,在開店的期初老闆娘想著要怎麼讓客人在店裡能吃飽,最終選了手工蘿蔔糕做搭配,這樣的組合大受台東居民及觀光客喜愛。近期老闆娘有思考換位置,希望能搬到更有人潮的地方,豆腐的原料選擇老闆娘希望豆腐供應商是品質穩定、數量穩定,可以長期做配合之店家,豆腐的形狀老闆娘會依來客人數做調整,若是一人食用會給大塊臭豆腐,兩人以上則會對切,讓客人方便分食。
疫情對久昂的影響非常多,疫情後店內取消內用,導致許多外地遊客因無座位打退堂鼓,疫情後來客數減低也讓原本販售的仙草草停賣,因來客不多讓不易存放的仙草滯銷,最終不敵環境,選擇取消此產品。店裡食材絕不放味素,這是老闆娘一直以來的堅持,商品的試菜皆由老闆娘獨自操刀,所以不健康食材,也絕不會讓客人吃到,讓客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。
推薦指數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酥 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臭 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CP值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推薦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林家臭豆腐
臭豆腐實拍
林家臭豆腐是台東人都知道的好味道,開業時間超過三十年,目前由第二代經營,也因為疫情及法規限制,從以往外推式的店面改成封閉式的攤位,經由訪談得知食材的選用是台東當地配合的豆腐店家,豆腐的大小以及炸製的手法都是沿用上一代,過去有搭配紅茶跟洛神這兩項飲品做販售,但後續因為人手不足就停賣了。
主要客群為觀光客,但在平日還是會有許多本地人購買,豆乾大小的林家臭豆腐雖然份量不多,但炸的金黃的臭豆腐淋上醬汁「臭氣四溢」,搭配微酸滋味的泡菜一口吃下,外皮的酥脆口感與泡菜的脆甜,淡淡的九層塔香氣隨之在口中擴散開來,讓人不禁一口接一口。
推薦指數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酥 ❤️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臭 ❤️❤️❤️
CP值❤️❤️❤️
推薦❤️❤️❤️❤️
看完以上四家的介紹,你是不是也跟小編一樣口水直流啦~期待您來台東與我們一起參與臭豆腐饗宴!在台東市區就能吃的各種不同口味的臭豆腐,無論香氣、配菜皆有大大不同,還有更多的店家等您一起來挖掘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