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與滅的抉擇
天燈產業的永續挑戰
學習目標
- 了解產業變遷過程
- 思考產業與環境發生衝突的情況與可能解方
- 思考台灣傳統產業文化的保存
學習項目
- Map note:畫線、畫點點
- Buffer
- Rural driving time
- Erase :計算沒有重疊的範圍、面積
- WMS 匯入
平溪天燈——幸福的代名詞
天燈,是平溪的代名詞,每年有無數願望在此冉冉升空;
知名旅遊指南 Fodor's 曾將此評選為此生必遊的全球 14 大節慶;Discovery、CNN的旅遊評選也相繼報導。
平溪天燈產業深耕在地、揚名國際,無疑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。
在天燈之前——榮耀的礦業小鎮
在清朝時期,平溪本為礦業城鎮。
1908年開始,煤礦產業於平溪地區興起,原本以農為業的居民紛紛投入礦業開採,成為該地最主要的產業,也奠定 平溪、菁桐、十分三大聚落的成形。
直到1970年代左右,面臨進口替代、勞資糾紛、礦場災害,台灣礦業沒落,平溪礦場逐漸停採,成為平溪人回憶中輝煌的一頁。
平溪天燈業——從地方習俗到觀光產業
放天燈原為平溪當地的傳統習俗。
相傳因為清朝時,位於山區的平溪時常有盜匪作亂,居民透過施放天燈通風報信,後來演變出祈福的象徵意義,於每年元宵節施放天燈的習俗因此流傳下來。
1999年,新北市政府首度舉辦平溪天燈節,吸引3萬民遊客參與,平溪區也順應這波熱潮,朝向天燈觀光產業發展。
躍升熱門旅遊景點
根據 中國時報報導 指出,
觀光旅遊局資料顯示,到訪平溪遊客人數逐年增長,5年來成長逾5倍之多。
平溪也在觀光局「105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」中,躋前十大排名第三名,取代台北101,與日月潭、九份、墾丁、太魯閣、阿里山、野柳、淡水、故宮、西門町一起進榜。
資料來源:外國人最愛!平溪打敗101 遊客人數5年成長5倍(中國時報)
商機的背後——環境與安全的危害
天燈為平溪帶來了商機,但是否也為當地人帶來未曾想過的危害?
德國動物園天燈釀火災。圖片來源:自由時報
今年年初,德國克雷菲爾德(Krefeld)動物園發生火災,燒死約 30 隻動物,起火原因便是施放天燈導致。
平溪地區每年施放約30萬顆天燈,起火燃燒的傳聞也不時發生。根據自由時報報導,平溪地區每個月平均有1~2起因為天燈引起的火災,若遇到較為乾燥的季節,更可能引發森林大火。如2014年8月,短短一月內便發生了10起山火,對環境與居民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威脅。
最新》危險!民眾直擊平溪天燈墜 疑引大火
合法施放天燈區域
針對天燈火災問題,掌握天燈落點是關鍵。
新北市政府於2011年制定法律,規定平溪區合法施放天燈範圍為「十分遊客中心至師功橋處及一0六號縣道沿基隆河流域周界範圍二百公尺內」
合法施放天燈地點
天燈可能落點預測
已知一個使用合乎規定燃料量的標準尺寸天燈,在平均風速4公尺/秒的情形下(平溪當地平均風速,且符合天燈升空的安全條件),大約能飛2公里遠。
我假設天燈飛行距離為2公里,將合法施放天燈區域向外推2公里,可以推估出天燈可能落點。
天燈可能落點-依法定
天燈可能落點預測—由施放熱點推估
然而,天燈施放通常由販售天燈的店家協助進行,通常集中於老街商圈。
因此,我們透過 Google Map API 找出平溪區販售天燈的店鋪位置,以及平溪天燈節施放活動會場(平溪國中、十分廣場),以天燈施放熱區向外延伸2公里,找出更精準的天燈落點區域。
天燈可能落點-依施放地點
天燈落去哪? 天燈落點的土地利用
將天燈可能落點,與新北市政府提供的 土地利用圖資 疊合,可以看到天燈落點大部分位於森林用地,其他則是少部分的農耕地、建築、或遊憩區域。顯示出天燈確實可能落入難以進入的山林地區,造成山林垃圾或森林大火的危機。
土地利用圖
消防局搜救的限制
當燃燒未盡的天燈落入森林,便可能釀成森林火災,需要消防局的緊急搜救。
平溪消防分局
平溪區消防分局位於平溪國中旁,是新北市消防局的第六大隊分隊,負責管轄整個平溪區。
因為地處山區,天燈火災可能遇到車程遙遠、搜救不易等問題。
運用ArcGIS online,繪製出平溪消防分局15分鐘車程可達區域(紫色),與天燈落點疊合,發現約有部分區域是天燈可能落下、而消防局無法在15分鐘內抵達搜救(面積約23.84平方公里),是天燈火災的高危險區。
消防局搜救範圍
燃起希望,落下垃圾?天燈垃圾問題
除了釀成火災,天燈施放造成的垃圾問題也備受爭議。
天燈透過金紙燃燒產生浮力升空,當金紙燃燒殆盡後天燈墜落,留下的宣紙、金屬骨架便成為汙染環境的垃圾。
貓頭鷹受天燈纏繞死亡
一隻貓頭鷹被天燈纏繞死亡的照片在網路上引發熱議,雖然後來照片被證實是攝於國外,卻也顯示出天燈殘骸對動物是具有殺傷力的。
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呼聲呼籲民眾停止施放天燈,甚至有網友自主發起 淨山活動 ,天燈垃圾顯然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。
垃圾問題,回收有解?平溪獨有的回收機制
針對天燈產生的垃圾問題,起初由當地商家自主發起回收,進行廢宣紙、廢支架的循環再製。
2010年開始,新北市政府成立天燈回收站,將天燈宣紙從紙類回收中獨立出來,成為單獨回收項目,並以「回收天燈紙,兌換民生用品」的機制鼓勵居民撿拾天燈垃圾回收。
除了政府回收據點,遊客與一般民眾至「天燈紙回收小站」回收廢天燈,也可以得到消費折抵。
春美商店
平溪區白石里白石腳12鄰20號
成盈利食品店
平溪區石底里公園街1號
平溪區清潔隊
新北市平溪區平溪街46號
十分老人文康活動中心
新北市平溪區十分街66巷1號
居民撿拾天燈的機車。圖片來源:紀德鑫
天燈回收全民運動——當地人的撿拾日常
在政府的倡導與獎勵政策下,天燈回收似乎成為當地人重要的活動。在平溪的街道上,常常可見當地居民帶著裝備、騎著機車上山撿拾天燈。
歷年天燈回收數量。圖片來源:新北市資源回收資訊網
根據新北市政府公告的數據,平溪天燈從102年至107年回收數量年年上升,107年回收超過29萬顆天燈,累積回收超過100萬顆天燈。
難以捕捉的漏網之魚——天燈回收的限制
儘管政府祭出回收獎勵、當地民眾熱情參與,回收制度真的可以捕捉所有的天燈垃圾嗎?
假設一般民眾最遠願意花15分鐘的車程撿拾、回收天燈,運用 ArcGIS online 標出四個回收據點15分鐘車程可達區域(紫色)
可以看到有些天燈落點並未涵蓋在紫色區域裡面(約18平方公里),代表其車程距離回收處超過15分鐘,可能是較少人會去撿拾清理天燈的地方。
天燈回收地點
傳統產業何去何從?永續天燈新解方!
面對傳統天燈導致的火災、垃圾問題,曾有人提倡「 去平溪不放天燈 」,甚至呼籲政府禁止施放天燈,讓傳統天燈產業蒙上一層負面的形象,
我們不禁思考:
當傳統產業與環保、永續價值產生衝突,真的只有「全面禁止、抵制」這條路嗎?
永續天燈募資宣傳。圖片來源:flyingV
由青年組成的創業團隊「文化銀行」,看見了傳統天燈文化遇見的危機,號召工程團隊研發出「完全燃燒、不會留下垃圾的永續天燈」,希望保留台灣天燈的獨特歷史與文化。
永續天燈六大特色。圖片來源:文化銀行官網。
永續天燈於2016年開始研發、2018年進行群眾募資,獲得160萬元的贊助,於2019年底開賣上架。在2020的平溪天燈節,文化銀行與新北市政府合作, 在活動中施放了150顆永續天燈,象徵著巨大的改變里程碑。
當傳統遇上創新——產業轉型的陣痛期
永續天燈看似為平溪天燈找到完美的解方,然而實際推廣至當地商家時卻也遇到重重困難,目前實際販售的通路只有三家,銷售量也不敵傳統天燈。
藝巧天燈
新北市平溪區十分街129號
三姊妹天燈
新北市平溪區十分街105號
木珍天燈
新北市平溪區菁桐街129號
可能原因有三:
1、價格較高
紙製材質骨架的永續天燈,售價約落在350元左右,相較傳統天燈貴200多元,在消費者意識尚未抬頭時,可能不敵低價競爭。
2、影響既有產業鏈
目前永續天燈製作專利保留在文化銀行團隊中,並不對外公開,傳統天燈供應商無法自行複製改良產品,永續天燈反而成為其競爭對手,影響既有產業鏈。
3、對傳統天燈業的污名挑戰
傳統天燈在平溪發展行之有年,如今一個外來的團隊跳入,舉著環保的口號提出新的產品與解方,對當地店家來說似乎是個打擊,一時之間難以接受。
許多新聞訪談中,當地天燈業者都對永續天燈抱持懷疑態度,認為其仍有火災的危險、或對其的商業可行性感到懷疑。
這些都顯示,儘管永續天燈已研發成功,如何與傳統商家溝通、打入既有產業,仍是新創團隊亟需努力的部分。
結語:我們想像中的平溪
平溪天燈產業發展至今,無疑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與亮點;在社會價值觀的變動下,產業面臨到新的問題與挑戰,如何找到文化與環境永續的解方,是目前最大的課題。
當傳統產業與環保發生衝突,這個產業將會如何轉變 ?
在平溪天燈的例子中,就出現了數個不同立場的行動者:主張不放天燈的環保人士、政府提出的回收制度、新產品的研發團隊
即使回收制度、消防隊搜救都具有一定的範圍限制,永續天燈也尚未完全於市場中盛行、達到替代的效果,然而回收機制、永續天燈的出現,都代表人們極力希望降低環境危害,讓傳統產業能夠繼續運行、燈繼續冉冉升空。
可以確定的是,平溪天燈文化受到各方的關注,將來將會有更多的聲音與模樣,在這裡建構台灣天燈文化的想像,創造出更多可能。